鲁迅的思想和作品中,体现了他对于中国文化与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和反感。他所反感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鲁迅反感的是封建社会的旧传统和陈腐观念。他对于封建道德伦理和社会习俗持批判态度,认为其束缚了个体的思想和创造力。他在《狂人日记》中写道:“人的本性是野蛮的,蛮荒已是‘崇高’,所以我不能够思想。……我是一个不自由的人!”他反对封建礼教,尤其厌弃伦理道德对于个体自由、尊严和真实性的约束。
其次,鲁迅反感的是旧中国庸俗愚昧的文化与媒体。他对于以小说为代表的旧文人与新知识分子的空虚虚伪以及文人的庸俗心态和唯利是图的行为深感愤慨。他批判了小说、戏剧等文艺作品中常见的封建主义、愚昧观念和浅薄娱乐性,主张文学应该关注现实问题、反映社会真实。
再次,鲁迅反感的是帝国主义和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背景。他深感中国面临的是国家危机、民族危机,他痛斥那些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列强侵略者。在他的思想和作品中,经常揭露和批判帝国主义最为残酷的压迫和侮辱并积极呼吁民族独立和****。
最后,鲁迅反感的是旧时代的知识分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意识。他指责旧中国知识分子缺乏对社会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感,缺乏对民族独立和**进步的追求,而是以私利和功名为主要追求。他说:“知识分子是没落阶级,表面上还有权利,其实早已丧失了他的权利,或已失却了权力。”通过他的作品,他号召知识分子要破除旧世界的印记,要为社会、为民族去做奋斗。
总结来说,鲁迅对旧中国社会现象的反感主要集中在封建社会的旧传统和陈腐观念、庸俗愚昧的文化与媒体、帝国主义侵略和列强压迫以及知识分子的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意识等方面。他的批判和反感是为了唤醒人们对于社会现实的觉醒,并呼唤民族独立和**进步的追求。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